标签:小学语文学习大全, 小升初语文成语故事:口不二价的故事,
成语故事:口不二价的故事
【解释】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
成语出处
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
成语故事
汉朝时期,长安有个叫韩康的人,常到深山采药,然后在集市上出卖。他卖的药,价钱三十年不变,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韩康,卖药“口不二价”。韩康觉得这个名声很不光彩,可又不肯变价。 有一次,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,讨价还价,但他还是不肯变价,女子就说她早就知道有个韩康言不二价,莫非你就是韩康? 羞得韩康满脸通红,觉得连女人都知道这个恶名声,真没脸再卖药了,于是逃进霸陵山隐居不出。汉桓帝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,就请他出来做官。他走到半道,反复思量,最终还是觉得没脸见人,便又跑了回去,一直到死再未出山。
而 ‘韩康买药,言不二价’也因此成了典故。
(www.kletg.com)
tag: 语文 小升初 成语故事小学语文学习,小学语文学习大全,小学学习 - 小学语文学习